由於網路的匿名特性,使得使用者往往不用表明身分,僅靠一個暱稱,即通行整個網路。也因此,這類型的網路使用者藉由網路的此一特性,會展現出與日常生活不同的型態。常見的網路欺凌方法有:

  1. 重複並且不斷地對其他網民使用言語暴力
  2. 重複並且不斷地對特定網民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
  3. 模仿特定網民外表及行為特徵,並且加以羞辱。
  4. 把受害人之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公開,俗稱「起底」,但是有時受害者也會公布加害者之個人資料藉以自我保護,由於牽涉言論自由,犯罪加害者的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5. 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俗稱「改相(改圖)」。
  6. 重複並且不斷地在論壇中以言語用發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開侮辱受害人。
  7. 重複並且不斷地傷害跟受害人有關的人士與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稱為關係霸凌。


霸凌是一種反社會行為,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扭曲,也會造成課業成就低落、人際疏離,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產生報復性攻擊行為,或使受害人轉而霸凌他人[3];對加害人也有一定影響,這些加害人成年後的犯罪率、酗酒現象比例相當高,具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有60%在24歲以前犯罪,非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則只有23%[4]。霸凌的種類包含肢體霸凌、言語霸凌、傷害跟受害人有關的人士與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為關係霸凌非直接霸凌4種[5]。在受害者分析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體霸凌,女生受言語霸凌或性騷擾的比例較大[6]。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7]。其中有些受害人長大後會轉變成加害人,這些同時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學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單純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8]

 

心得:如果經歷郭霸凌的人(被霸凌者)  常常會出現子虐或自殘的跡象 或者是會經常會想要輕生 而且情緒起伏不定 有不安焦照的感覺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請小心定且伸出援手來幫助他~~~霸凌會造成毀謗罪!!!!還會攘人家早成永久心理障礙 所以害人又害己   別去霸凌同學其他人也不行蛤~~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6%B2%E4%B8%8A%E6%AC%BA%E5%87%8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級大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